365提款经验-365bet官方亚洲版-365视频直播

外科手術後早期下床活動方式

外科手術後早期下床活動方式

手術後 24 小時內即可開始施行各項床上運動,如:深呼吸、咳嗽、翻身及肢體運動,以促進血液循環及預防肌肉與關節萎縮。手術後 24 ~ 48 小時即可循序漸進下床活動,減少手術後合併症。

早期下床活動可以減少術後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,且可促進腸蠕動及血液循環,減少手術後合併症。

術後活動方式

深呼吸運動

抬高床頭 45° ~ 60°,並於頸背部置放適當支托,腳放鬆,膝蓋彎曲,雙手交叉固定傷口部位。

慢慢自鼻孔吸氣 ( 腹部膨出 ) ,閉氣 3 秒鐘,再慢慢噘起嘴唇後吹氣,由 1 默數到 6,維持吐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 2 倍。

每 1~ 2小時一次,每次 5 ~ 10 分鐘。

咳嗽運動

配合深呼吸運動後,身體向前傾,

雙手壓住傷口部位,開始深呼吸至吸飽氣,

閉氣 3 秒鐘再用腹部的力量將痰咳出即可。

手術後每 1 ~ 2 小時至少咳一次。

翻身運動

可利用床欄練習向左、向右翻身及移動,

清醒時每 2 小時翻身一次,直到下床活動為止。

肢體運動

凡有關節處應做伸展及彎曲運動(如:髖、膝、踝),肢體運動有利於靜脈血回流至心臟。

手術後即可開始做,每天至少 4 次。

下床活動

採漸進式下床活動。

先抬高床頭。

坐至床旁 ( 靜坐約 5 ~ 10 分鐘,此時可將雙腳踩地,試試腳底是否可踩穩)。

站立起來,下床走動。

活動時間視個人耐受狀況逐漸增加,早期下床活動有助身體功能及早恢復。

每日至少 4 次,每次至少 30 分鐘。